5 分鐘看懂加密貨幣的 4 條遊戲規則,沒搞懂小心反被玩!
更不用說,美國政府放行比特幣期貨 ETF 帶你看懂加密貨幣交易規則 之後,掀起一波申請發行比特幣 ETF的熱潮。據外媒彭博社報導,加密資產借貸平臺 BlockFi 就與私募投資公司Neuberger Berman 合作,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申請推出比特幣現貨 ETF-BlockFi NB Bitcoin ETF,並計畫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。可以想見,只待主管機關放行,這批比特幣 ETF 生力軍,勢必會帶動新一波加密貨幣漲勢。
遊戲規則 1:了解兩大入門加密貨幣
遊戲規則 2:如何取得加密貨幣?
有 3 種方式,一是在兌換所、交易所、OTC(場外市場)購買;二是由其他人或機構轉讓;三是透過電腦運算挖礦。
遊戲規則 3:加密貨幣的交易流程怎麼操作?
透過交易所/兌換所買賣加密貨幣,有以下 6 步驟
1. 交易平台註冊會員
2. 交易平台開戶
3. 獲得一組虛擬錢包及帳戶
4. 充值法幣至交易平台帳戶 帶你看懂加密貨幣交易規則
5. 取得 KYC 身份認證
6. 綁定銀行帳戶
在台灣購買加密貨幣,目前則有 4 種管道,分別是透過兌換所、交易所、便利商店或 OTC(場外市場)交易。
台灣目前有兩間加密貨幣兌換所 MaiCoin 和 BitoEX(幣託),兩間都有提供台幣與比特幣、以太幣的兌換,MaiCoin 還多了萊特幣(LTC)可以兌換。
若要賣出加密貨幣兌換回台幣,同樣可以直接在兌換所網站下單,但要提領平台帳戶中的台幣,需進行 KYC 身分認證,通過認證後,台幣才可提領至用戶綁定的銀行帳號。
專業區塊鏈媒體桑幣筆記建議,若尚未註冊過交易所,可以先從支援台幣出入金的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入手,想進一步體驗如流動性挖礦、槓桿代幣及質押挖礦等功能,再申請國際知名的 Binance(幣安)或 Bitfinex 交易所搭配使用。
目前台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主要有 ACE 王牌交易所、MAX、BitoPro,3 者都有支援台幣出入金。
除了透過交易所或兌換所線上買賣加密貨幣,還能透過便利商店,如全家(與幣託 BitoEX 合作)、萊爾富(與 MaiCoin 合作)來購買比特幣、以太幣或萊特幣,只要記得先申請好交易所的虛擬錢包,就可利用門市代收服務購買。
這種交易方式較常見於有經驗的幣圈玩家之間,買賣雙方直接私下交易,用網路轉帳或面交進行。另一種是在專門 OTC 平台交易,類似台灣 8591 虛擬寶物交易網站,或是蝦皮購物網站,台灣目前有提供 OTC 服務的交易所為數寶ShuBao 交易所。雖然 OTC 交易的價格較即時、價差較小,但相對交易所買賣較無保障。
想買比特幣,交易所該怎麼選?會不會被課稅?9個大哉問,帶你看懂加密貨幣交易規則
使用者可以在比特幣網站bitcoin.org生成你的比特幣錢包,也有其他錢包商免費提供生成錢包的服務。如果你想用挖礦的方式獲得比特幣,只要在挖礦軟體中填入你的「地址」,挖到的比特幣就會匯進你的錢包裡;如果你進行場外交易,則直接將「地址」貼給對方,他就能將比特幣轉給你。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分行代碼、國碼、身分認證等資訊。這就是比特幣作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貨幣,最為去中心化的模式。然而,如果你要用法幣跟陌生人作比特幣交易,就還需要其他可以信賴的轉帳平台或當面交易,比較不方便。因此,現在除非大額交易或有特別原因,一般人買比特幣不會特別透過OTC的方式。
中心化比特幣交易所的特點
2010年7月,史上第一間支援美元與比特幣兌換的交易所Mt. Gox(2010到 2014)出現。用戶可以將美元打進Mt.Gox帳戶,無須另外創建錢包便可買賣比特幣。Mt. Gox的系統會記錄用戶帳戶中有多少比特幣餘額,並統一管理用戶的比特幣。這種模式被稱為「託管式」的平台,雖然一定程度上犧牲去中心化,但對投資者而言很方便,後來的加密貨幣交易所(簡稱交易所)多模仿這種模式,進入了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時代。幣安(Binance)、Coinbase、FTX都是目前國際上主流的幾間交易所。加密貨幣的新手對於交易所常常會有許多疑問,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常被問到的概念問題:
Q1:該選擇台幣交易所還是國際交易所?
大部分台灣幣圈投資人都有至少兩個交易所帳號。一個是能連結台灣的銀行帳戶,直接台幣入金買幣的台幣交易所帳號如Max或BitoPro(幣託),另一個則是功能與交易深度更完善的國際級大交易所帳號,如幣安或FTX等。因為這些大型交易所無法支援台幣與加密貨幣的交易,許多人會先在台幣交易所買進與美元等值的加密貨幣USDT,再轉到大型交易所帳戶進行交易。
Q2:什麼是訂單簿式搓合交易?
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所就像提供買賣股票的證券交易所一樣,有眾多不同的「幣」可供買賣。交易所擔任平台,透過在訂單簿上「掛單」(Maker)與「吃單」(Taker),買賣雙方可以在平台上搓合交易。在此種交易之下,交易所賺取的是交易手續費,一般約在0.05%到0.2%之間。通常各交易所都會推出自己的平台幣(如幣安的BNB),讀者也可以先購買平台幣使用來獲得手續費折扣。
帶你看懂加密貨幣交易規則
最近加密货币大升,一系列相关投资加密货币致富的新闻广泛被媒体所报道,不少人看到的反应是感觉自己又错过了一个亿。什么是加密货币? 加密货币的投资逻辑是什么? 财华社带你深入浅出了解。
什么是加密货币?
这样加密货币有何优势呢?
与无限量供应的美元不同,大部份的加密货币是固定数额。在加密货币在发行时,就确定了货币供应的总量及供应规则。以比特币为例,总量固定在2100万个,每 10 分钟新增 12.5 个,然后每四年减半,最终停止增长。不会像美元一样,打开印钞机无限生产。物以稀为贵,正是供应稳定的特点在现在货币滥发的时代下,加密货币备受市场认可。
哪种加密货币最佳?
投资加密货币常见问题汇总
没错,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, 但我们最相信的美元钞票同样没有。自从美联储废除美元金本位后,美元就不再有黄金行支撑,一切的价值就是使用者对美国政府信用,美元成为信用货币(credit money)。
投资者需要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开设个人帐号,推荐平台包括 : 币安、Bitfinex、Bittrex、Coinbase、Local Bitcoins,转移真实资金来购买投资。
想買比特幣,交易所該怎麼選?會不會被課稅?9個大哉問,帶你看懂加密貨幣交易規則
使用者可以在比特幣網站bitcoin.org生成你的比特幣錢包,也有其他錢包商免費提供生成錢包的服務。如果你想用挖礦的方式獲得比特幣,只要在挖礦軟體中填入你的「地址」,挖到的比特幣就會匯進你的錢包裡;如果你進行場外交易,則直接將「地址」貼給對方,他就能將比特幣轉給你。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分行代碼、國碼、身分認證等資訊。這就是比特幣作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貨幣,最為去中心化的模式。然而,如果你要用法幣跟陌生人作比特幣交易,就還需要其他可以信賴的轉帳平台或當面交易,比較不方便。因此,現在除非大額交易或有特別原因,一般人買比特幣不會特別透過OTC的方式。
中心化比特幣交易所的特點
2010年7月,史上第一間支援美元與比特幣兌換的交易所Mt. Gox(2010到 2014)出現。用戶可以將美元打進Mt.Gox帳戶,無須另外創建錢包便可買賣比特幣。Mt. Gox的系統會記錄用戶帳戶中有多少比特幣餘額,並統一管理用戶的比特幣。這種模式被稱為「託管式」的平台,雖然一定程度上犧牲去中心化,但對投資者而言很方便,後來的加密貨幣交易所(簡稱交易所)多模仿這種模式,進入了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時代。幣安(Binance)、Coinbase、FTX都是目前國際上主流的幾間交易所。加密貨幣的新手對於交易所常常會有許多疑問,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常被問到的概念問題:
Q1:該選擇台幣交易所還是國際交易所?
大部分台灣幣圈投資人都有至少兩個交易所帳號。一個是能連結台灣的銀行帳戶,直接台幣入金買幣的台幣交易所帳號如Max或BitoPro(幣託),另一個則是功能與交易深度更完善的國際級大交易所帳號,如幣安或FTX等。因為這些大型交易所無法支援台幣與加密貨幣的交易,許多人會先在台幣交易所買進與美元等值的加密貨幣USDT,再轉到大型交易所帳戶進行交易。
Q2:什麼是訂單簿式搓合交易?
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所就像提供買賣股票的證券交易所一樣,有眾多不同的「幣」可供買賣。交易所擔任平台,透過在訂單簿上「掛單」(Maker)與「吃單」(Taker),買賣雙方可以在平台上搓合交易。在此種交易之下,交易所賺取的是交易手續費,一般約在0.05%到0.2%之間。通常各交易所都會推出自己的平台幣(如幣安的BNB),讀者也可以先購買平台幣使用來獲得手續費折扣。
Q3:什麼是加密貨幣的託管?
當用戶註冊交易所帳戶時,我們會設定自己的帳號和密碼。帳戶內會提供幾個「地址」(Address)供你使用(因為不同區塊鏈會需要不同「地址」)。當用戶需要轉進加密貨幣時,可以透過轉入這些地址來入金;當用戶需要轉出加密貨幣時,則在帳戶中直接操作,填上外部地址即可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們不會拿到這些地址真正的「私鑰」,因此,這些資金其實是託付給交易所協助管理。一個完整的錢包可以對接區塊鏈上的其它應用,但交易所帳號則無法,就是因為你沒有私鑰的緣故。這是交易所帳戶與錢包最大的區別之一,前者交易更方便,後者在管理資金上保有更大自主權。
Q4:什麼是「交易對」?
不用擔心,新手只要記得一招就好:無論你想買什麼幣,就去找那種幣/USDT就可以了。斜線後方是「貨幣本位」就像告訴你說比特幣用美元算一顆多少錢,用台幣算一顆多少錢那樣。斜線前方就是「你正在買賣的東西」啦!例如我想投資BTC、ETH、DOGE,我就去找BTC/USDT、ETH/USDT、還有DOGE/USDT即可。USDT是交易所內最常見的單位本位,幣價與地位等同於美元。最常見的就是BTC/USDT,這個交易對也顯示了比特幣現在一顆值多少美元。
Q5:什麼是KYC?
台灣與多數國家的政府,都要求加密貨幣交所必須為用戶完成KYC,也就是「身分認證」(Know Your Customer)。這是各國法律所規範的,目的是為了避免洗錢等不法用途。在註冊交易所帳號時,交易所會要求用戶提供身分證正反面等個人資料,除了身分證、護照等等資料之外,也常見包含地址的水電費帳單或是拿著證件照片拍大頭照之類的。如果對於將個資交給加密貨幣交易所不放心,可以在上傳證件的照片之前,打上「僅供XXX註冊用」的浮水印。 (相關報導: 金融熱議》「NFT」被選為2021年度詞彙!2.2億人持有,成長100%,加密貨幣2022年能再投資? | 更多文章 )
Q6:什麼是「即時交割」?
加密貨幣的交易不像傳統股市有所謂T+2的制度。加密貨幣的交易都是當下直接完成,這也代表我們必須先「入金」(預先將錢轉到你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的個人帳戶中),才能去交易買到你要的幣。補充:所謂的T+2制度,是指買進股票時,要在成交日(T日)後的第二個交易日(T+2日)的早上九點前,把足夠的現金匯入銀行的交割帳戶,如果帳戶錢不夠的話,就會造成違約交割。
Q7:購買加密貨幣會遇到政府課稅問題嗎?
Q8:聽說各國的不同交易所會有報價差異?
由於比特幣可以在世界各國的任意交易所進行買賣,但沒有人有權利定義當下的價格,這讓不同交易所的比特幣價格可能存在價差。這個問題在過去比較嚴重,但現在只要主流的交易所深度都相當足夠,市場機制趨於完善,價差問題已經很不明顯。
Q9:什麼是「去中心化交易所」(DEX)?
在以太坊與其他區塊鏈上,透過智能合約,現在已經有許多無須許可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(Decentralized Exchange, DEX)可以讓任何人使用了。只要支付一點鏈上手續費給礦工,再加上各個平台的交易手續費,每個人都可以在無需提交任何個資,也不必花時間尋找可信賴的交易對象的環境下,就在區塊鏈上完成加密貨幣的買進與賣出。這個模式比較適合已經熟練區塊鏈錢包操作的朋友,對新手而言,還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容易一些。